qingqingzijin2015

【李达康中心/微沙李】全国卷lll ·经历


一、崭然见头角

七月流火,图书馆是汉大学生除了游泳馆最喜欢的避暑圣地,李达康正在认真地看着近期的新闻报刊。他手边是一份6月份的《人民日报》,显眼的位置刊登的一篇电讯稿,题为《蛇口工业区建设速度快》。而他手里拿的是另外一份报纸,上面有一篇评论员文章,作者以严厉的口吻对广东蛇口工业区提出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进行了批评,认为这是犯了资本主义的错误。

窗外的广播里隐约传来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说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正在紧张训练准备参加11月在日本举办的世界杯的消息。

李达康无暇他顾,一目十行的看完了这篇文章,忍不住啪的把报纸拍在了桌子上,低声怒道:“胡说八道!”

动静不小,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位文学院才子一脸怒气的盯着眼前的报纸,不知道又是什么东西怎么惹到他了。坐在身边的王大路赶紧拉了拉他的胳膊,问道:“达康,谁惹你了,生这么大气?”

李达康这才发现打扰到了别人,歉意地点点头,也没有回答王大路的问题,只是提起笔努力平静着自己的情绪。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那句被口诛笔伐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还记下了袁庚这个名字,对这个胆大心细的人充满了好奇心。

他暗自琢磨着,这个口号提的直白,但也实际。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就应该争分夺秒的读书学本事,以后才能更好的的报效国家。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事情要做成,不都应该是在制定计划的基础上抢时间出效率吗?

他是从“七山二水一份田”的农村走出来的,家乡良田少,每年生产队组织大家种下去的水稻,总是勉强才能养活全村的人。从懂事起他就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十年寒窗,身边多少小伙伴因为生活的压力从学校消失,只有他哪怕喝着凉水充饥也咬牙坚持着,不肯放弃。作为恢复高考以来,全县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他背负着父母的殷殷嘱托,顶着众人艳羡嫉妒的眼光,一身寒素地走进了大学校门。在学校他如饥似渴的学习,除了文学专业的内容,还自修经济哲学,广泛了解时政要闻,就是想从书本里找到答案,怎样才能让家乡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最近父亲写信告诉他,家乡正在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马上就要不存在了,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他却充满了乐观,天性敏锐的他已经意识到,从农村到城市,都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京州作为沿海城市,目前也在蠢蠢欲动。

他想了想,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薄薄的稿纸,针对刚刚那篇评论,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才思敏捷的他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修改誊抄了一遍,然后直接寄给了汉东省报社,哦,信封和邮票钱还是王大路同学赞助的。

后来这篇文章在汉东日报刊登出来,被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看见了。他对这个文笔犀利思想活跃的作者很感兴趣,让秘书处联系报社,直接找到了学校,然后把还没有毕业的李达康直接要到了秘书处实习。两年以后,李达康调到了赵立春身边,成为赵书记最得心应手的一支笔。

多年以后,在林城搞煤炭资源整合,搞经济开发区,他提出了“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口号,同样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说他是汉东的袁庚,还有人说他强势霸道的作风不愧是赵立春带出来的人。

二、疾风知劲草

从二十六年前在山区那个贫困县当副县长开始,李达康的办公室里永远都会有一副当地的交通规划图,上面总少不了各种线条和笔迹。每走过一个地方,他都会给那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修渠灌溉,改进稻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每一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每一次他都迎难而上从不退缩。凭着一股雷厉风行的狠劲,和来自省里的支持,他想做的事情都能做成。

金山的路,却成了他仕途上的第一道坎。

彼时一期公路的竣工,让他踌躇满志,全县公路贯通,连乡到村,人们出行方便,物品容易流通,愿意出门打工的人也多了。二期工程在他和易学习、王大路的努力下,也已经全面开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源源不断地将金山的茶叶、水果、土绣等特产运到外面,又把外面的新事物带到了金山,这样家家户户都会有收入,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然而这时,却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集资款收不上来了。已经修通了全县的公路,还要大家再勒紧裤腰带把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那点钱再拿去连通金山和外面的路,老百姓怨声载道。

三天的动员会,所有人都熬红了眼睛,李达康的嗓子也喊哑了。年纪最大的一位村支书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想再为村里的百姓求求情,却晃了晃身体,直接一头栽倒在桌子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一时间暴风骤雨,人心大乱。面对亡者亲族的愤恨和咒骂,面对从上到下的冷眼和压力,面对两位搭档的指责,李达康始终沉默。常委会上,他向大家弯腰深深鞠了一躬,诚恳地说:“是我急功冒进,没考虑周全,才造成了现在的结果,我对不起老支书,也对不起党组织。祸是我闯的,我负责。但这条路必须修好,我走后就交给你们了。”

易学习心里一震,看着那瘦得形销骨立却依然笔直的身影,他相信李达康的痛苦比任何人都要深,而老支书的死能让李达康记一辈子。易学习是一把手,自然深思熟虑,他清楚,除了李达康,没人有能力修完这条路。为了金山的老百姓,他必须保下李达康。于是,易学习和王大路主动承担了责任,一个降级调任道口县当县长,一个辞去公职自谋生路。

最后一晚的散伙酒,李达康喝了很多,多少对不起、多少承诺都无法宣诸于口,全溶在酒里了。

送走了他们,李达康顶着重重压力,东奔西跑。从省里要来了一笔资金,再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入股的方式,终于修好了金山通往周边市县的二级公路,彻底结束了金山与外界三面不通的历史。

很多年后,沙瑞金和李达康故地重游。在老支书的墓前,李达康告诉沙瑞金,“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后面还应该有一句,安全就是底线。

三、故园风雨后

2003年8月份,李达康以林城市委书记的身份参加省委全体会议,学习7月28日大boss发表的重要讲话。

台上赵立春正在念着文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他一边听一边记着笔记,心里有点惊喜,这讲话精神倒是和林城开发区的建设思路不谋而合。这下,林城开发区的建设,会更好去开展工作。

初到林城,当地的煤炭资源因为过度开采已经枯竭,而且造成地表塌陷。无论大小煤矿普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城市空气、水源均受污染,经济水平在全省排行倒数。要改变林城的命运,首先要对林城的大小煤矿企业进行关停整改。万事开头难,没有人愿意去得罪那些不少还是本地乃至省里的委员、代表的煤老板,更没有人愿意改弦更张主动放弃煤炭这条看得见眼前利益的经济命脉,青山绿水的口号喊的再响,要改革首先反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既得利益者,还有无数普通人的命运都会因此而改变。会上几次讨论意见不统一,市长直接把状告到了省政府,最后官司打到了赵立春面前,赵立春认真听完两方的汇报,微微一笑,毫不犹豫的支持了李达康。

李达康孤身入林城,却凭着自己的能力胆识,很快将一批能干事愿意干事的人收揽麾下,其中就有后来的林城市委书记周桂春、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市委牵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李达康亲自挂帅,每周一开部署会,每周五开总结会,每月末向社会公布当月工作情况。市上各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入驻各区县的指挥部,现场办公,随时上通下达。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强势推进,林城上上下下终于从震惊到接受,从冷眼观望到参与其中。随后,李达康又组织各部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调研,再带着自己的调研结果进京向权威专家学者进行请教,最终创造性的提出了在采煤塌陷区引水连湖,新建开发区,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的方案。

会议结束后,赵立春留下李达康,听他汇报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收尾情况和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听着听着赵立春不禁感叹,李达康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是也确实一身傲骨,宁折不弯。这样的人最对赵立春的胃口,一贯自信的赵书记,相信这个自己一手发掘培养的人才只有自己才用好他,也必能降得住他。

2005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喊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而那时,李达康已经就任林城市委书记快四年了,环湖二十七公里的林城经济开发区已经颇具声色。一期规划道路交通,改建机场、高速公路,引进优质茶叶、玫瑰品种,千亩生态产业园初具规模;二期增建科技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专挖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东汇集团的入驻,一派欣欣向荣的林城开发区吸引了汉东商界无数企业的目光。

赵瑞龙时隔六年再次登门拜访,要求在林城开发区进行投资,李达康让他直接去找招商局递交资料,只要正大光明合法经营不需要跟自己打招呼,赵瑞龙的笑容凝在了脸上。他投资的是房地产、美食、娱乐等产业,并不符合开发区入住企业的要求。

上一次因为月牙湖拒绝了赵瑞龙,李达康从吕州调到了林城;这一次因为开发区拒绝了赵瑞龙,李达康遇到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负责招商引资的副市长李为民因为个人重大违纪问题被省纪委调查,还牵出了几家投资商,导致只要和这位副市长有过接触的企业纷纷撤资,恐被牵连。连很多本来有合作意向,正在洽谈的项目也都打了水漂。转眼间,车水马龙朝气蓬勃的开发区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无论是吕州的月牙湖,还是林城的开发区,在立春书记眼里,百万生民的希望与未来都比不上儿子的一个无理要求。李为民的问题,贪污腐败的事实摆在那里,可是怎么查却对林城的影响大不同。这一次,说到底是自己连累了林城。

那晚,李达康在开发区的堤坝上徘徊了整整一个晚上,放任自己在林城的夜色里悲泪长流。晨曦微露的时候,他站起身,把抽完的烟盒捏扁了扔进路边的垃圾桶里。

天亮了,他还是那个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李书记,无论如何他绝不会辜负身后这座城市。

四、与君长相守

转眼十年过去了,作为汉东省省长的李达康在新闻里看到了雄安新区的字眼,想起多少年前还在大学校园里的自己,至今仍对当年蛇口工业区的那句口号仍然记忆犹新。四十年了,改革发展的脚步从不会停止,发展的思路也只会更加因地制宜推陈出新,而他们这些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有幸作出一点贡献的人,可以自豪的说他们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而生活也慷慨回赠了这位改革大将。半生已过也,还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相伴余生,足以抚慰他多年的孤独生涯。

“达康,我回来了!”门外传来推门声,还有沙瑞金那个标志性的低沉磁性的声音。

李达康站起来,笑吟吟地迎接自己出差归来的爱人。

评论(3)

热度(50)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